南方网 > 正文

郭万达: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可成为大湾区创新生态的“转化者”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1992年到深圳工作,香港经济与粤港澳合作是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交流颇多。

“生产力局是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充分结合的平台、着眼于提高中小企业生产力的研发集成平台、信息分享平台。”郭万达近日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地区的生产力促进机构不同,生产力局具有独特之处,不仅拥有香港开放、科技资源丰富的“地利”,而且国际联系能力更强,有丰富的服务中小企业经验。

郭万达认为,生产力局未来应从“服务者”转变为“转化者”,更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推动者,在香港的创新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力局不仅可以提升香港企业的生产力,还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力”促进局,成为大湾区创新生态的“转化者”。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三个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提升生产力

郭万达常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调研,早早就了解到了生产力局。他也曾考察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生产力局的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内地也有不少借鉴生产力局形成的类似机构。

在郭万达看来,生产力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平台,首先是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充分结合的平台。该局具有一定政府职能,同时又要市场化运作,服务企业,很好地体现了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的结合,通过创新研发去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

其次,生产力局是着眼于提高中小企业生产力的研发集成平台。大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较强,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也难以吸引和组织相关人才进行规模化的研发,尤为需要生产力局等法定机构通过创新研发去帮助。

据了解,生产力局现有的800多人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研发人才近300人,研发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等多个方向,可为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集成前沿的科技成果,一些共性技术可以满足多个企业的需求,帮助其提高生产力。

再次,生产力局是信息分享平台,其服务的大量中小企业可以形成一个网络,产业链、创新链上的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形成合作。

郭万达说,基于香港开放、世界一流高校聚集、科技资源丰富等优势,生产力局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法定机构的身份不仅让它在集成香港本地的科技成果上有优势,而且它贴近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在集成全球科技成果上具有内地相关机构难以具备的优势。

生产力局可从“服务者”变身“转化者”

郭万达认为,深港合作从1980年至2000年“前店后厂”模式的1.0版;到2000年至2017年“香港服务、深圳科技”的2.0版;到从2017年至2021年“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的3.0版,如今北部都会区以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将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起迈入4.0版本。

“香港有条件发展先进制造业,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他说,新加坡与香港同为国际金融中心,土地面积比香港小不少,但新加坡的制药、ICT、海洋工程等制造业发展良好,香港特区政府可通过规划等解决高地价给先进制造业带来的障碍。

郭万达说,深圳重点发展的“20+8”产业集群中有20个先进制造集群,与香港的“再工业化”进行对接。

在他看来,顺应香港新的创新趋势,生产力局可发挥其独特优势,从“服务者”转变为“转化者”,在香港的创新生态中担当“发动者”的角色,应注重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打造生态体系,让创新企业自行在香港生长,甚至外溢到大湾区其它城市。

郭万达最后指出,一个地区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中心,需要有意识地营造创新的生态,生态丛林中各种动物、植物之间相互影响,才能长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才能有更多“从1到N”的发展。生产力局不仅是香港的“生产力”促进局,还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力”促进局,研发平台等也可面向大湾区企业,从而成为大湾区创新生态的重要“转化者”。

相关专题: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大湾区

【撰文】马芳 唐秀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