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3D打印技術的興起,引發傳統工業的革新。隨著市場對訂製和個人化的零件需求越來越大,各個工業領域,例如:航空、醫療、電子產品、汽車等,都積極採用3D打印的製品。然而,傳統的3D打印技術,在打印速度、成本和工件強度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許多發達國家都投入龐大的資源,研發各種嶄新的3D打印技術,以突破限制,進一步拓展應用範圍,靈活回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為提升香港的智能製造技術水平,生產力局與寶力機械早前簽署合作備忘,引入「射流熔融3D打印技術」(Multi Jet Fusion / MJF),向製造業推廣應用這3D打印新技術,協助業界解決原型設計及生產的難題。
技術三大突破
生產力局智能製造及冶金組顧問彭泓博士形容,「射流熔融3D打印技術」是3D打印的一大技術突破,可直接使用高韌性、高熱塑性的尼龍材料進行3D打印,大幅提升工件機械強度,材料成本可以低至傳統塑膠材料的三分一,打印速度可以比一般塑膠3D打印機快10倍。
以往,提及3D打印技術的應用,很可能會聯想到功能原型設計。隨著新技術讓3D打印的速度和工件強度大幅提升,成本亦大幅節省,3D打印技術在「款多量少」的生產趨勢下,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應訂製和個人化產品的需求,直接製造可立即使用的結構件、功能零部件、產品外殼,甚至最終產品。
除了引進這部先進設備供業界使用,生產力局將與寶力機械合作,為射流熔融技術開發專用的新型材料,並舉辦技術研討會,向業界及公眾推廣這項嶄新的技術。
有關技術詳情,歡迎與本局聯絡。
透過電郵取得本局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