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9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指出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2022年底,广东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今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即“制造业当家22条”)出台,成为广东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总“路线图”和“施工图”。
2022年12月,在近年积极推动“再工业化”的基础上,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今年7月,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心在香港成立,为企业提供最合适的创新科技方案,同时扩大新型工业化人才库以应对产业所需,助力香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下旬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他对香港如何加速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关心。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指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必然选择。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最新科技为驱动的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香港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出“产学研1+计划”,促进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积极布局并努力推进包括人工智能、第三代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科技、卫星科技等新兴和未来产业。
多年来,在广东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港澳尤其是香港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广东践行“制造业当家”之际,香港也正在推行“新型工业化”,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双方在制造业领域将有怎样新的合作机遇?双方如何利用各自优势,更好地双向流动,进入到一个以创新、开放、融合为主题的新阶段?
生产力局发力内地业务
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
今年以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已走访近100家企业,了解业界发展面临的痛点和需求,其中不少企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既有佛山的“灯塔工厂”,也有惠州的“专精特新”企业。
黎少斌在内地出生、香港长大,曾在跨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任职20多年,2018年加入生产力局,带领团队开拓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和内地业务的发展。和生产力局多位高层一样,他会说流利的粤语、英语、普通话,拥有丰富的本地与海外业务拓展经验,对内地也颇为熟悉。
1967年成立的生产力局是香港创科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是香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促成者和推动者之一,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提升生产力,支持业界,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全力配合特区政府支持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56年来,生产力局角色也日益“丰满”,从早期主要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到支撑大量企业升级转型,担任工业4.0的促进者,推动香港“再工业化”发展,并从技术支援、善用特区政府资助及培育人才三个方面协助特区政府和业界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此同时,生产力局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为跨过深圳河北上的港资企业提供服务,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港商、行业商协会到内地交流、考察,数十年来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间,生产力局开创多项先河,包括设立香港首个“i-mfg智能制造技术展示中心”,成立香港首个工业元宇宙主题馆、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心等。
今年7月在香港成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心,由生产力局管理,可协助企业提前部署以顺应全球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要求,配合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生产力局还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隆重揭幕新型工业化科技馆,展示并推广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政、产、学、研各界培育新质生产力、实践新型工业化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助力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大湾区产业链优化升级。
今年8月,原本担任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的黎少斌开始兼任生产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这也是生产力局成立56年来首次设立“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职位,从中不难看出生产力局对内地业务的重视程度,也传递出生产力局发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在大湾区发展的信号。
作为香港的法定机构之一,生产力局可以用“四不像”来形容,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上的不同主体都紧密相关:既是香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应用研发机构之一,在“从1到N”科研落地过程中能串联起大学和研发机构、需要原始研发能力支撑的企业;又像是政府部门,目前担任香港特区政府10个资助计划的执行机构,为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提供“一站式”秘书处服务,支持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既像内地的“事业单位”,但又能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既像企业一样讲求高效、务实,又不同于市场化的技术服务商,能依据企业痛点和需求做定向开发和攻关,更强调非营利性。
随着众多香港企业家来珠三角投资兴业,早在2004年,生产力局已在深圳、东莞成立了全资附属公司,协助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咨询、管理咨询、自动化升级、科研技术转化及培训等服务实现升级转型。近年来,生产力局为内地港资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鼓励它们升级转型,推动新型工业化在大湾区发展,并帮助企业通过香港“引进来、走出去”。
据黎少斌介绍,过去10年间,生产力局已协助业界在大湾区推动1200多个智能化项目,其中约七成项目在内地落地,以东莞和深圳为主,其余约三成则在香港落地。项目涉及不同规模、从事制造业的大湾区企业,部分企业总部设于香港,生产基地位于大湾区不同城市。这些项目涵盖电子、珠宝、食品、纺织、玩具、生命健康、家电、模具、塑料、金属、建筑、钟表、印刷、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过去一年多来,香港特区政府在加强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助计划、创科人才库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政府通过设立100亿港元的“产学研1+计划”,提高“再工业化资助计划”对设立新的智能生产线的资助额、提高“研究人才库”对聘请研发人员的资助额等措施,并推进设立微电子研发院和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硬件配套的工作,支援更多企业转向智能生产。同时,政府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科技等产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已初见成效。
“香港的优势是研发能力和产品设计等,大量生产则可以结合大湾区内地城市强大的产业链、广阔的空间。要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合作不可或缺,双方优势互补,能够形成更好的制造业生态,帮助企业升级转型,做到真正的智能制造,发挥大湾区内地城市供应链相对完善和制造业优势,同时强化香港服务业对内地,尤其是广东制造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黎少斌表示,特区政府锐意推进新型工业化,已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加上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必将吸引更多海内外科技领军企业和初创公司将智能生产线落户香港,助力大湾区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
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除服务在粤的港资企业之外,生产力局也希望为内地民营企业提供服务,除了深圳、东莞,生产力局也考虑在广东更多城市设立服务点,为更多港资、非港资企业更高效、便捷地提供服务,为大湾区作更多贡献。
粤港合力
大湾区企业转型升级更高效
鸿利达、力劲公司、嘉瑞集团、宝力机械……走访生产力局多个合作伙伴位于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的工厂,人们已经很难将其只与单个城市绑定,“大湾区企业”的标签更让人印象深刻。依托粤港两地优势资源,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获得了更可持续的发展。
嘉瑞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家获得工业4.o 1i成熟度等级认可的企业。一家企业获得工业4.0 1i成熟度认证,基本可视为已达到内地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网络化集成(集成级)的水平。行走在嘉瑞位于惠州的展厅,仿佛穿过一个制造业的“时光长廊”,从早期以生产时装配件、电风扇配件为主,曾生产锌合金皮带扣、人工首饰、锁胆壳,后生产随身听、音箱、掌上电脑(PDA)、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外壳,近年还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电控壳体等,其40多年的开拓进取过程中,不乏生产力局的身影。多年来,生产力局协助嘉瑞等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支持企业不断与时俱进,助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时捕捉市场先机,成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来到紧邻深中通道的鸿利达中山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元素随处可见,尤其是获得中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称号的健康品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内,从上料、零件加工到物流均实现无人化,多辆AMR小车(自主移动机器人)在熄灯车间内沿着规划路线奔忙。
这个无人车间的打造,得益于鸿利达与生产力局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管理系统(DMS),它使得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且打通深圳、中山和马来西亚三个营运基地的生产数据系统,让管理人员通过一套系统即可实时掌握各地运作状况。随着双方合作深入推进,鸿利达2022年人均年产值比2018年增加约37%,产值大幅增加,利润也明显提升。
因有多年积累,鸿利达中山的两家工厂在今年6月成功通过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及生产力局专家团的评审,认可在工业4.0领域已达到1i水平。
“企业如果保持现状,三五年就会被淘汰。成本越来越高,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只有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企业才能发展下去。”鸿利达集团创始人、行政总裁蔡俊杰说,内地工科和技术类人才多是一大红利,企业要用好大湾区产业链完善、市场庞大、技术专家多等优势。
在支持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生产力局除了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更关键的是推动企业思考如何通过智能制造,更好地配合客户需求,实现业务发展模式的创新,从而脱颖而出。如一个企业原本依赖卖设备,发展到卖方案,后来发展到通过大量实时数据,可远程辅助客户预判断设备运营情况,包括是否需要维修、是否要停机节能等,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创新升级,无处不在。在大湾区,即使是看似传统、利润率不高的制帽、玩具等行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迈向自动化。在“制帽皇后”颜宝铃带领的飞达帽业,生产力局与其合作的帽子LOGO 3D打印系统不仅支持了飞达帽业关注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而且为企业个性化市场发展赋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除了制帽业,玩具企业也积极创新升级,位于东莞的成兴塑胶成为大湾区首家获工业4.0 1i成熟度认证的玩具企业,在员工大幅减少的同时,产值和利润实现增长。
考察过国内外多家企业后,黎少斌发现做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绝不闭门造车,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善于借助外力。
以总部位于深圳的冠旭电子为例,以开放心态与生产力局合作,后者在自动化生产技术之外,为冠旭电子的品牌规划、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等方面提供大量支持。冠旭电子不仅积极引入国内资源,还从欧洲高薪聘请多位知名设计师,最终从OEM(自主加工)、ODM(自主设计)向OBM(自主品牌)转变,成长为深圳500强企业、深圳100强文化企业,正朝着打造全球“灯塔工厂”的目标进发。
总部位于东莞的宝力机械同样如此。这家拥有数百人的港资企业,要解决多个行业客户的痛点、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除了依靠团队自身加强创新之外,还连接生产力局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同运营的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下称“FLAIR”)顶尖创新资源,让创新成果“为我所知、为我所用、为我所有”。
宝力机械集团华南区总经理、90后“创二代”黎锐敏告诉笔者,以去毛刺为例,压铸业去毛刺以往主要靠老师傅的主观经验,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等难题,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下,与FLAIR合作研发AI质检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良率。
面对企业的“借力”,生产力局在依托自有研发团队的同时,与香港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密切联系,并发挥香港双向“超级联系人”作用,将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引入到大湾区。
生产力局曾携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完成美的的微波炉面板冲压件表面缺陷检测项目,前者提供完整的自动化方案、设计整体的自动化系统,后者则发挥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优势,主要负责视觉检测模块,把关产品质量,合作成果成功应用到生产线上。
在深圳先进院人机控制研究室主任程俊看来,国际化是生产力局独特的优势,生产力局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能很好地帮助内地产业实现国际化应用,将全球前沿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实现商业化。
制造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尤为重要。黎少斌说,包括研发、信息、金融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是香港的“利器”,能为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香港研发实力雄厚,创科生态日益蓬勃,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营商环境世界前列,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汇聚海内外顶级创新资源,为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最理想的平台。
他表示,内地港企可同时受惠粤港两地政策,非港资企业也可受益于大湾区生态优势,只要企业善于借力,都能从大湾区创新生态中汲取充分营养。未来,生产力局将加强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升级转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下联通内地和世界的重要桥梁和双向平台作用,支持更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不像”集思广益
携手内地政府开展新型工业化服务
在生产力局与佛山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其“四不像”的特点尤为明显。在与生产力局合作后,这家主营铝合金铸造模具和压铸产品的企业,20个月内成功推行智能制造、端到端数字化智能生产的垂直整合、机器联网和智能车间运作,准时交付率及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20%,生产成本则降低30%,成为首批“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并获200万元人民币奖励,同时获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的支持。
“生产力局是有官方背景、技术实力强的支持机构,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咨询团队,带着人才、技术、资金去帮扶企业,尤为注重技术落地应用。与内地的科技主管部门不同,生产力局躬身入局为企业提供技术提升、管理顾问、培训等服务;与商协会等组织往往以资源对接为主相比,生产力局有专门的团队为企业提供直接的、能带来实实在在收益的支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博士表示,生产力局将海内外先进技术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引入大湾区产业界,通过消化、迭代、集成,让中小企业拿来能用、用了能创造收益,扎扎实实地帮助不少企业度过发展早期最困难的阶段。
生产力局多个合作伙伴的负责人表示,香港自由、开放、国际化的氛围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基因,因此自然而然能与国际接轨,研发实力国际领先,生产力局则集应用研发机构、公营机构和企业的特点及体制优势于一身,“四不像”的特色让它不仅善于技术攻关并将研发成果转化落地,为中小企量身定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案,并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再加上其地处香港,有条件与多个城市政府部门合作,携手相关部门更高效地赋能企业。
他们指出,生产力局能够将香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若能结合大湾区庞大市场、完备的产业链,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创科产业等领域将大放异彩。
如何帮助到更多大湾区企业?如何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更紧密地合作,发挥出大湾区的“抱团”优势?这也是生产力局高层思考已久的命题。
今年7月起,生产力局“大湾区集思汇”活动分别在广州、东莞、惠州、江门、中山、深圳、肇庆、佛山等城市成功举办,覆盖大湾区26个行业的4.1万家企业,了解到企业当前面临科技人才紧缺、研发力量弱以及研发周期长、急需引进或整合先进技术以发展智能制造、缺乏政府资助相关资讯等痛点和需求。
今年8月,生产力局与广州市白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白云区设立生产力局(广州)新型工业化技术工作站,以世界级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支持港资企业利用白云区的产业和地理优势拓展内地市场,鼓励白云区企业通过香港这一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走出去”,支持企业双向发展,充分用好香港的创科和政策优势,巩固企业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在中山,生产力局与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也正开展类似合作,并已纳入8月印发的“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中山市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的通知”细则中。中山市科技局推出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支持包括生产力局在内的港澳台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山市企业提供管理升级咨询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咨询辅导服务,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香港与中山推进“香港科创+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创业”“香港人才+中山生活”的深度合作。
同时,生产力局也正与佛山市、深圳市宝安区、东莞市、惠州市等市、区政府部门探索类似的合作模式,继续深化大湾区创新服务交流及合作,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树立更多高新技术标杆企业,提升大湾区企业综合竞争力。
“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支持企业升级转型的举措,为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更大动力,帮助企业做足准备,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力。”黎少斌表示,生产力局是第一家在内地设立实体的香港公营机构,现正面向内地尤其是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中小企加强服务,推广“内地政府对企业补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技术服务”的成功模式,从先进技术、人才培训和政府资助计划配对等方面帮助更多企业升级转型,形成香港和内地的资助政策叠加效应,帮助更多中小企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产力局是家门口的‘宝藏’,在它的服务‘过河’后,应为其提供毫无后顾之忧的支持,让它成为大湾区科技服务的‘领头羊’和‘好榜样’。”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生产力局是“双循环”中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它有数百名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可在香港乃至全球高校的科研成果与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集成全球范围的前沿技术、管理服务等为大湾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则认为,与其它地区的生产力促进机构不同,生产力局具有独特之处,不仅拥有香港开放、科技资源丰富的“地利”,而且国际联系能力更强,有丰富的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其法定机构的身份不仅让它在集成香港本地的科技成果上有优势,而且它贴近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在集成全球科技成果上具有内地相关机构难以具备的优势。
郭万达认为,广东和香港好比多年前就认识的两个朋友,相互成为合作伙伴,40多年后,大家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提出要干一件事,广东叫“制造业当家”,香港叫“新型工业化”,双方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合作形式与以往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香港和广东的制造业合作,应该要探讨更多的模式。
黎少斌表示,生产力局未来将继续全力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创新科技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桥梁作用,将国际创科资源、人才和高科技企业“引进来”,促进大湾区发展,同时也帮助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来源:南方+
紧贴我们
订阅生产力局电子报
透过电邮取得本局的最新资讯
请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