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忙碌的诸多事情之一是《深港科技创新口述史》一书的收尾工作。在这本300余页的书中,以河套的“前世今生”为主线,记载了深港两地携手推进科技合作的全景历程,多处提到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简称“生产力局”)在几个重要节点的参与和作为。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圳通过“三来一补”引来大批港资工厂;90年代初,深圳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目标,需要建立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载体;2006年,深港提出建设“深港创新圈”规划。在深港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可以看到生产力局发挥的作用。
这一路走来,张克科与生产力局交集颇多。据他介绍,生产力局成立55年来,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管理咨询、自动化升级、科研技术转化、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前沿科技成果“从1到N”落地的重要桥梁。
值得关注的是,该局坚持为在珠江三角洲的七万多家港资企业提供跟随服务。同时将海外丰富友好资源导入服务体系,如香港特区政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香港首个创新中心“Innovation Node”,几经选择,最终落户在生产力局。同时,该局牵头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合作在香港成立INC科创中心,开创了以工业4.0为主导的香港再工业化重要里程。
“生产力局是大湾区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生力军,特别在科技服务领域,是责无旁贷的‘领头羊’!”张克科近日表示,生产力局可为大湾区的粤港两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极可能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对接带来更多的裂变和“化学反应”。
生产力局法定机构“过河”,为珠三角等地企业提供服务
1988年,张克科调至深圳工作,一直在不同层面参与深港合作的实践。他坚持探索和思考,历任深圳市政协联谊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局副局长、深圳市高新办副主任、市科协专职副主席,参与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的合作,筹备成立深港产学研基地,调研策划虚拟大学园等,并创办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一直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技园、香港数码港以及香港各大学和科技社团保持密切联系。
30多年来,他见证了深港之间的合作不断推进、不断突破的许多里程碑事件。
1990年,深圳市政协正式成立。张克科作为政协联谊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港澳台侨委员的联络工作。在一次深圳市政协参政议政会议上,时任市政协副主席汪斌、市科协主席古可等,提出深圳产业要转型、技术要创新,要有生产力促进机构提供平台服务,内地各省市都有,深圳也要补课。
“我将这个话题带到香港委员小组,几位香港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是一个不错的机构,深圳可以学习和对接。他们介绍了邓家发先生,让我向他请教。”张克科说,邓家发先生是1976年度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之一,曾任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会长,他在建筑工程界有辉煌的业绩和影响力,是第一个从技工拿到英国工程师认证的香港人、第一个被海外巨头聘任为重大项目泰晤士河治理防洪组组长的华人。
“以他的实践,他非常清楚从60年代成立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社会价值和专业职能。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深圳要发展科技,一定要有生产力促进局。”据张克科回忆,邓家发很快就邀请组织了一个专家团到深圳,团长是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生产力局理事会成员梁天培先生。他们和深圳市政协的几位提案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
1967年成立的生产力局是香港的法定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向企业提供综合支援来提升生产力,每年为数千家来自香港及珠三角等地的港资企业提供生产技术及管理咨询服务、产品检测和人力培训服务,协助香港工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从而加强国际竞争力。而内地没有完全对应的机制,与之最接近的是政府科技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
什么是“法定机构”?这类机构由香港政府根据法例成立,其职能虽与政府部门相似,但不纳入政府体系,与内地的“事业单位”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在香港,现有的法定机构还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科技园公司、职业训练局、消费者委员会、香港机场管理局等。
张克科回忆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资企业在深圳难以找到类似生产力局提供的服务,而在深圳的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也希望能获得类似的服务。深圳市政协于1993年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议方案。该方案认真学习生产力局的社会职能,借鉴了香港的经验,在体制机制上有创新。尽管内地所有的生产力促进局都在科技口,但深圳当时科技比较薄弱,由经济发展局发展大产业,所以深圳生产力促进部门是内地唯一将其归口经济发展部门统筹管理、相对独立的公共专业服务机构。
在各方努力下,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1994年正式成立,定位是为深圳市中小企业推广世界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等提供服务。两年多后,年轻的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携手生产力局在深圳承办了1997年国际生产力促进研讨会。
张克科记得,深圳在产业转型的大潮中诚心实意向生产力局学习,协同为中小企业服务,双方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动力。生产力局的服务网络很快扩展到珠三角和广东其它地区。
在2004年,生产力局在深圳、东莞成立了全资附属咨询公司——生产力(深圳)咨询有限公司、生产力(东莞)咨询有限公司,协助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咨询、管理咨询、自动化升级、科研技术转化及培训等服务实现升级转型。
随着众多香港企业家来珠三角地区投资兴业,港资企业将新的技术带到珠三角,其中不少企业早期都曾得到生产力局的支持。跟随着港资企业的脚步,生产力局也跨过深圳河,将服务带到珠三角等地区。
贴合中小企业需求,助力科研成果“从1到N”
多年来,张克科与生产力局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深港科技社团联盟,多次组团带深圳的企业拜访生产力局,邀请生产力局的技术骨干来深圳做交流讲座。
与此同时,他也借助广泛的渠道,为生产力局落地深圳高新区、布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圈,在不同场合推介生产力局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企业纯粹依靠市场规则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等不同,生产力局是非盈利的工业支援机构,更贴合香港中小企业的成果转化需求,遵循创新科技从基础研发、技术转移到工业应用的发展“路线图”。
让张克科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确定了粤港两地九大合作领域,其中就有共同建设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生活圈。从这一年开始,生产力局就开始了执行“清洁能源计划”,对在珠三角地区的数万家港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辅导和推进,提供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资助,改善企业的清洁能源技术服务。
当时,广东省组织专家考察了在江门的一家香港企业,通过生产力局的服务,企业将原来使用燃油的工具车全部改成清洁能源的电动车,在车间里布局了自动化物流系统,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张克科说,这一服务一干就是十余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生产力局在河套的工作平台也没有停止,持续默默地为大湾区的低碳环保事业付出努力,让人赞叹。
“生产力局是双循环中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张克科说,中小企业是单一的个体,港资企业进入珠三角地区后,供应链是海内外的,劳动资源以内地为主,管理是粤港结合的,要提高它的生产力,就要从生态上做好服务。生产力局有数百位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可在香港乃至全球高校的科研成果与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集成全球范围的前沿技术、管理服务等为中小企业服务。
生产力局不仅能够帮助香港的企业了解广东等地的平台,也能伴随港资企业将资源带到内地,弥补内地城市在服务这些企业中尚未满足的需求,还能帮助这些企业了解国际规则,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走出去”。
张克科认为,相较于其它世界级湾区和城市群,“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也是重要优势。香港始终是兼具自由度和发展活力的经济体,始终是国家连结世界的最佳桥梁,始终是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优通道,应发掘香港在大湾区的价值。
他表示,深圳应主动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技园、香港数码港、香港设计中心和香港应科院,做好两地服务企业和推进创新科技及新兴工业化的载体服务、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演绎好与香港的“双城故事”,共同建设一个更宜居、更开放、更有活力的大湾区。
他认为,生产力局是家门口的“宝藏”,在它的服务“过河”后,应为其提供毫无后顾之忧的支持,让它成为大湾区科技服务的“领头羊”和“好榜样”。
建设国家创科中心是时代赋予深港合作的重要使命。香港布局了InnoHK旗舰、组织了再工业化项目攻关、设立了招商引智专项,面向湾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深圳也布局了“20+8产业”发展蓝图、专精特新“小巨人”服务和深港协同人才战略。张克科认为,深港应把握“双城三圈”的最佳时机,将两地的上述三个通道在河套及深圳河沿线做硬、软、实的要素对接,以河套新驿站的模式,打破盲区、误区和禁区的旧思维方式,建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新模式,形成“1+1”大于N的新鲜经验。
张克科建议,未来五年,生产力局一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式、方法加强与广东各城市的交流,让各界对于它是谁、能做什么有更多了解,二是主动通过支持香港企业到内地服务以及香港企业的伙伴关系,来帮助内地的伙伴走向其资源渠道,三是要面向未来搭建平台,为粤港两地企业进一步合作、登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他还表示,通过生产力局打造的新型、开放型技术服务平台,还可用市场和技术新的资源组合方式,促进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良性竞合发展,极可能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带来更多的裂变和“化学反应”。
来源:南方+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紧贴我们
订阅生产力局电子报
透过电邮取得本局的最新资讯
请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