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先行示範區灣區組專家張克科忙碌的諸多事情之一是《深港科技創新口述史》一書的收尾工作。在這本300餘頁的書中,以河套的「前世今生」為主線,記載了深港兩地攜手推進科技合作的全景歷程,多處提到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簡稱「生產力局」)在幾個重要節點的參與和作為。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深圳通過「三來一補」引來大批港資工廠;90年代初,深圳提出了轉型升級的新目標,需要建立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載體;2006年,深港提出建設「深港創新圈」規劃。在深港協同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可以看到生產力局發揮的作用。
這一路走來,張克科與生產力局交集頗多。據他介紹,生產力局成立55年來,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咨詢、管理咨詢、自動化升級、科研技術轉化、培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是前沿科技成果「從1到N」落地的重要橋梁。
值得關注的是,該局堅持為在珠江三角洲的七萬多家港資企業提供跟隨服務。同時將海外豐富友好資源導入服務體系,如香港特區政府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香港首個創新中心「Innovation Node」,幾經選擇,最終落戶在生產力局。同時,該局牽頭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合作在香港成立INC科創中心,開創了以工業4.0為主導的香港再工業化重要里程。
「生產力局是大灣區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生力軍,特別在科技服務領域,是責無旁貸的‘領頭羊’!」張克科近日表示,生產力局可為大灣區的粵港兩地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極可能為粵港澳大灣區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對接帶來更多的裂變和「化學反應」。
生產力局法定機構「過河」,為珠三角等地企業提供服務
1988年,張克科調至深圳工作,一直在不同層面參與深港合作的實踐。他堅持探索和思考,歷任深圳市政協聯誼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局副局長、深圳市高新辦副主任、市科協專職副主席,參與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的合作,籌備成立深港產學研基地,調研策劃虛擬大學園等,並創辦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一直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科技園、香港數碼港以及香港各大學和科技社團保持密切聯繫。
30多年來,他見證了深港之間的合作不斷推進、不斷突破的許多里程碑事件。
1990年,深圳市政協正式成立。張克科作為政協聯誼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負責港澳台僑委員的聯絡工作。在一次深圳市政協參政議政會議上,時任市政協副主席汪斌、市科協主席古可等,提出深圳產業要轉型、技術要創新,要有生產力促進機構提供平台服務,內地各省市都有,深圳也要補課。
「我將這個話題帶到香港委員小組,幾位香港委員都不約而同地提出,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構,深圳可以學習和對接。他們介紹了鄧家發先生,讓我向他請教。」張克科說,鄧家發先生是1976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之一,曾任香港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會長,他在建築工程界有輝煌的業績和影響力,是第一個從技工拿到英國工程師認證的香港人、第一個被海外巨頭聘任為重大項目泰晤士河治理防洪組組長的華人。
「以他的實踐,他非常清楚從60年代成立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社會價值和專業職能。他見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深圳要發展科技,一定要有生產力促進局。」據張克科回憶,鄧家發很快就邀請組織了一個專家團到深圳,團長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生產力局理事會成員梁天培先生。他們和深圳市政協的幾位提案人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
1967年成立的生產力局是香港的法定機構,其宗旨是通過向企業提供綜合支援來提升生產力,每年為數千家來自香港及珠三角等地的港資企業提供生產技術及管理咨詢服務、產品檢測和人力培訓服務,協助香港工業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從而加強國際競爭力。而內地沒有完全對應的機制,與之最接近的是政府科技部門直屬的事業單位。
甚麼是「法定機構」?這類機構由香港政府根據法例成立,其職能雖與政府部門相似,但不納入政府體系,與內地的「事業單位」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在香港,現有的法定機構還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科技園公司、職業訓練局、消費者委員會、香港機場管理局等。
張克科回憶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資企業在深圳難以找到類似生產力局提供的服務,而在深圳的經濟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中小企業,也希望能獲得類似的服務。深圳市政協於1993年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議方案。該方案認真學習生產力局的社會職能,借鑒了香港的經驗,在體制機制上有創新。儘管內地所有的生產力促進局都在科技口,但深圳當時科技比較薄弱,由經濟發展局發展大產業,所以深圳生產力促進部門是內地唯一將其歸口經濟發展部門統籌管理、相對獨立的公共專業服務機構。
在各方努力下,深圳市生產力促進中心1994年正式成立,定位是為深圳市中小企業推廣世界新技術、新工藝、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等提供服務。兩年多後,年輕的深圳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攜手生產力局在深圳承辦了1997年國際生產力促進研討會。
張克科記得,深圳在產業轉型的大潮中誠心實意向生產力局學習,協同為中小企業服務,雙方獲得了很大的市場動力。生產力局的服務網絡很快擴展到珠三角和廣東其它地區。
在2004年,生產力局在深圳、東莞成立了全資附屬咨詢公司——生產力(深圳)咨詢有限公司、生產力(東莞)咨詢有限公司,協助中小企業通過技術咨詢、管理咨詢、自動化升級、科研技術轉化及培訓等服務實現升級轉型。
隨著眾多香港企業家來珠三角地區投資興業,港資企業將新的技術帶到珠三角,其中不少企業早期都曾得到生產力局的支持。跟隨著港資企業的腳步,生產力局也跨過深圳河,將服務帶到珠三角等地區。
貼合中小企業需求,助力科研成果「從1到N」
多年來,張克科與生產力局保持著密切聯繫,通過深港科技社團聯盟,多次組團帶深圳的企業拜訪生產力局,邀請生產力局的技術骨幹來深圳做交流講座。
與此同時,他也借助廣泛的渠道,為生產力局落地深圳高新區、佈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圈,在不同場合推介生產力局做了大量的工作。與企業純粹依靠市場規則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等不同,生產力局是非盈利的工業支援機構,更貼合香港中小企業的成果轉化需求,遵循創新科技從基礎研發、技術轉移到工業應用的發展「路線圖」。
讓張克科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確定了粵港兩地九大合作領域,其中就有共同建設大珠江三角洲地區優質生活圈。從這一年開始,生產力局就開始了執行「清潔能源計劃」,對在珠三角地區的數萬家港資企業開展清潔生產輔導和推進,提供最高不超過60萬元的資助,改善企業的清潔能源技術服務。
當時,廣東省組織專家考察了在江門的一家香港企業,通過生產力局的服務,企業將原來使用燃油的工具車全部改成清潔能源的電動車,在車間里佈局了自動化物流系統,大大改善了工作環境。張克科說,這一服務一乾就是十餘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後,生產力局在河套的工作平台也沒有停止,持續默默地為大灣區的低碳環保事業付出努力,讓人贊嘆。
「生產力局是雙循環中最好的橋梁和紐帶。」張克科說,中小企業是單一的個體,港資企業進入珠三角地區後,供應鏈是海內外的,勞動資源以內地為主,管理是粵港結合的,要提高它的生產力,就要從生態上做好服務。生產力局有數百位應用科技創新人才,可在香港乃至全球高校的科研成果與有需求的中小企業之間架起「橋梁」,集成全球範圍的前沿技術、管理服務等為中小企業服務。
生產力局不僅能夠幫助香港的企業瞭解廣東等地的平台,也能伴隨港資企業將資源帶到內地,彌補內地城市在服務這些企業中尚未滿足的需求,還能幫助這些企業瞭解國際規則,在符合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幫助企業「走出去」。
張克科認為,相較於其它世界級灣區和城市群,「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點,也是重要優勢。香港始終是兼具自由度和發展活力的經濟體,始終是國家連結世界的最佳橋梁,始終是全球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優通道,應發掘香港在大灣區的價值。
他表示,深圳應主動配合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把握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新一輪發展機遇,主動對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科技園、香港數碼港、香港設計中心和香港應科院,做好兩地服務企業和推進創新科技及新興工業化的載體服務、平台建設和資源共享,演繹好與香港的「雙城故事」,共同建設一個更宜居、更開放、更有活力的大灣區。
他認為,生產力局是家門口的「寶藏」,在它的服務「過河」後,應為其提供毫無後顧之憂的支持,讓它成為大灣區科技服務的「領頭羊」和「好榜樣」。
建設國家創科中心是時代賦予深港合作的重要使命。香港佈局了InnoHK旗艦、組織了再工業化項目攻關、設立了招商引智專項,面向灣區、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深圳也佈局了「20+8產業」發展藍圖、專精特新「小巨人」服務和深港協同人才戰略。張克科認為,深港應把握「雙城三圈」的最佳時機,將兩地的上述三個通道在河套及深圳河沿線做硬、軟、實的要素對接,以河套新驛站的模式,打破盲區、誤區和禁區的舊思維方式,建立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協同創新共同體新模式,形成「1+1」大於N的新鮮經驗。
張克科建議,未來五年,生產力局一是可以通過不同的模式、方法加強與廣東各城市的交流,讓各界對於它是誰、能做什麼有更多瞭解,二是主動通過支持香港企業到內地服務以及香港企業的夥伴關係,來幫助內地的夥伴走向其資源渠道,三是要面向未來搭建平台,為粵港兩地企業進一步合作、登上新台階貢獻力量。
他還表示,通過生產力局打造的新型、開放型技術服務平台,還可用市場和技術新的資源組合方式,促進不同城市之間、城市不同行政區之間的良性競合發展,極可能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帶來更多的裂變和「化學反應」。
來源:南方+
緊貼我們
訂閱生產力局電子報
透過電郵取得本局的最新資訊
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