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4月16日)隨著復活節長假期臨近,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提醒公眾在復活節期間網購時,應提高警惕,注意網絡釣魚及假冒網站的風險,以保障個人訊息及免招財務損失。
復活節假期是互贈禮物的歡樂時節,不少市民會透過網絡平台選購節日商品或預訂聚會用品。雖然網上購物便捷且選擇多樣,但消費者會受到新型的網絡詐騙威脅。網絡罪犯經常針對節慶消費熱潮,偽造大量釣魚網站及虛假優惠訊息,伺機竊取市民的個人資料與財產。
虛假交易頁面 竊密手法升級
根據HKCERT監測發現,近期有黑客製作假冒網站,冒充Carousell等二手交易平台,誘導用戶完成購物。用戶在付款界面選擇「銀行轉帳」時,會跳轉至偽造的銀行付款頁面。該頁面高度模仿本地銀行官方界面,要求用戶輸入銀行帳號、登錄密碼甚至短訊驗證碼。由於整個流程皆嵌入在交易平台內,消費者容易誤判為正式的支付程序,從而洩露敏感財務訊息。
從下圖可見,頁面會根據受害人所選擇的銀行切換至一個仿冒該銀行設計的頁面。例如當受害者選擇某某銀行轉帳時,網頁會自動加載與該銀行官網相同的配色、商標與表單欄位以混淆視聽。曾有案例顯示,受害者在仿冒頁面輸入網上銀行密碼後,詐騙集團立即利用竊取的資料進行多筆跨境高額消費。
另外,騙徒會結合「假冒官方通知」及「多重網址重定向」技術,大幅提高了詐騙訊息迷惑性。騙徒透過短訊發送偽裝WhatsApp訊息,要求驗證帳戶。這些短訊會利用短網址掩蓋真實域名,用戶在短訊中僅能看見類似「t.ly/wsapps-hk」等的偽裝連結,無法從連結的英文串法上直接辨識跳轉後的目標網址。一旦點擊後,顯示的頁面完全模仿WhatsApp帳戶驗證流程,要求輸入帳戶訊息。
為防範這些詐騙手法,HKCERT建議公眾採取以下措施:
- 完 -
緊貼我們
訂閱生產力局電子報
透過電郵取得本局的最新資訊
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