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1月20日)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今日舉行「香港網絡安全展望 2025」暨「物聯網數碼顯示屏保安研究報告」傳媒簡介會,總結 2024年香港網絡安全狀況並發布 2025年網絡安全預測,簡介會指出供應商安全性不穩及AI生成內容被騎劫將成為香港網絡安全的主要風險;HKCERT同時發布「物聯網數碼顯示屏保安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數碼顯示屏或成攻擊目標,這新型保安漏洞正時刻威脅企業及個人安全,情況值得關注,各界應做足保安措施防患於未然。
HKCERT在2024年共處理 12,536 宗保安事故,其中網絡釣魚佔整體個案超過一半(7,811宗,佔62%),對比2023年上升108%,數字錄四位數增加(共增加4,059宗),情況為五年來最嚴重。與網絡釣魚相關的連結更超過48,000條,較去年多出1.5倍。網絡釣魚主要集中在銀行、金融及電子支付行業,其次是社交媒體、即時通訊軟件、電子商貿、科技企業及公共服務。惡意軟件的數量於2024年也顯著上升,按年增幅高達4.8倍,大部份處理的惡意軟件個案均是針對智能裝置的木馬程式,裝扮成正常的應用程式引誘用戶安裝。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HKCERT發言人陳仲文工程師表示:「黑客取易不取難,轉向經第三方如供應商、承包商或服務提供者進行突破。關鍵基礎設施如能源、海陸空交通、銀行、醫療保健都有機會受攻擊。不管是低空經濟中的無人機,還是數碼顯示屏等物聯網裝置均有機會遇襲,影響嚴重。企業和個人需要作好準備,除制定適當的網絡事故應變措施,配置適當的網絡安全措施,更要定期進行保安審計及滲透測試,整體認識有關風險並做好預防措施。」
2025年必須留意的五大網絡安全風險:
HKCERT根據自身數據及威脅情報進行研究和分析,及邀請不同行業和崗位的本地和海外網絡安全專家進行問卷調查,歸納出2025年須留意的五大網絡安全風險。
數碼顯示屏無處不在 接近四成受訪機構未事先為數碼顯示屏進行風險評估
針對以上五大網絡安全風險,HKCERT去年七月至九月期間進行物聯網數碼顯示屏網絡安全意識調查,以電話訪問624間企業,涵蓋零售和旅遊、資訊和通訊技術、公共關係、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及非牟利機構、學校等不同行業,以了解及分析機構對使用數碼顯示屏及IoT的網絡安全意識,活動同日發布「物聯網數碼顯示屏保安研究報告」及分享保安建議,藉此呼籲提高用戶安全意識。
現時數碼顯示屏除了安裝在商場、車站和升降機外,透過數碼顯示屏進行顧客互動的數碼廣告和電子餐單等也日趨普及,這些裝置背後的潛在風險也隨之增加。調查發現,即使多數受訪用戶相當關注數碼顯示屏的安全,仍然有39%受訪機構不會事先為顯示屏進行網絡安全風險評估以應對相關風險。HKCERT認為有需要向數碼顯示屏用戶就潛在保安風險作出提醒,並就相關IoT裝置的應用提供保安建議,讓用戶安心使用以防黑客攻擊。
調查結果揭示至少10個高風險嚴重漏洞
為識別常見數碼顯示屏中的潛在風險並提供保安建議,HKCERT去年對八種不同品牌的數碼顯示屏進行研究。研究共發現20個漏洞, 其中10個屬高風險級別,急需堵塞漏洞。HKCERT更即場示範常見的物聯網攻擊,最快只需三秒即能取得顯示屏的控制權。
陳仲文工程師指:「數碼顯示屏數量多、影響力廣,其應用遍佈各行各業及生活上衣食住行的不同範疇,一旦遭受網絡攻擊,其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在攻擊變得恆常化和系統化之前,我們有需要向公眾警告有關風險,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因此,HKCERT提出六點建議,旨在幫助公眾抵禦網絡攻擊,保障數碼顯示屏能安全運作。」
HKCERT提出六點保安建議:
- 完 -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HKCERT發言人陳仲文工程師於「香港網絡安全展望 2025」暨「物聯網數碼顯示屏保安研究報告」傳媒簡介會中表示,黑客轉向經第三方如供應商、承包商或服務提供者進行突破。企業和個人需要作好準備,除制定適當的網絡事故應變措施,配置適當的網絡安全措施,更要定期進行保安審計及滲透測試,整體認識有關風險並做好預防措施。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HKCERT發言人陳仲文工程師示範攻擊數碼顯示屏的方法,並提出保安建議。
緊貼我們
訂閱生產力局電子報
透過電郵取得本局的最新資訊
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