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ForeSight智瞻 - AI企業請人難算力數據不足 生產力局提九招倡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人工智能(AI)近年在國際間引起了廣泛關注,對市場甚或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各行各業爭相將AI應用於企業營運,學習相關技能,希望把握AI發展的黃金機遇。於剛出爐的2023年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政府更將「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列為其中一個三大新型工業發展產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合作,於2023年年中進行《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研究),以問卷訪問AI相關企業,探討香港AI產業發展的現況、需求、挑戰及機遇,了解海內外競爭和實際企業運用,為企業及政府的部署策略出謀獻計。

是次受訪的216間AI企業中涵蓋大型及中小型企業。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對AI發展態度普遍積極,17%企業表示同時在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全面發展,22%企業表示未來有意拓展其產業鏈至其他層面,更有55%企業預計將開拓國際及本地市場。在財政概況方面,31%企業能達致盈利;另外,36%企業的累計投資金額為港幣100萬至超過一億元。在產業發展概況方面,48%企業只針對一個行業發展AI。

透過是次研究,我們更了解到業界發展AI時面對三大瓶頸,分別為:算力不足、數據不足及招聘困難。更有香港企業因「請人難」而減少相關職位,並表示香港的營運成本較高以及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可見業界的發展空間仍受各種條件所限。儘管如此,仍有45%企業表示打算增加聘用香港技術人才。

人才、算力及數據不足為AI企業發展的三大痛點。人才、算力及數據不足為AI企業發展的三大痛點。

生產力局一直致力推動AI產業發展,我們認為要解決以上挑戰,​應循三大核心方向: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化​及壯大人才庫以對症下藥,當中包括九大建議。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應投資建立「公共」超算中心,並推出優惠政策吸引本地及海外企業來港建設「私營」超算中心;透過「數字政策辦公室」制定數據政策,構建「國際大數據樞紐」,與內地及海外城市協商及實施數據流通;制定AI技術發展及應用監管政策及指引,保持與內地及海外接軌;加強與大灣區及國際合作以完善AI及數據產業鏈,聚焦發展香港的優勢領域如AI芯片設計、算法、AI框架、AI應用軟件等。

生產力局就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提出三大核心、九大建議。生產力局就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提出三大核心、九大建議。

為加快產業化,香港特區政府應牽頭推出大規模AI應用場景,配合智慧城市及智慧政府的發展願景,引領AI產業發展及吸引AI企業來港發展;以AI賦能香港行業升級轉型,運用政府資助向員工提供AI培訓,利用AI幫助傳統行業升級轉型,加快新興行業發展;發展「AI企業國際融資中心」,向外宣傳港交所新推出的機制,即允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及未來創業板上市規則的改革,吸引更多AI企業來港上市及更多風險投資基金來港。

最後,壯大人才庫是推進AI發展的關鍵,大學及專業院校應把AI納入更多學科的必修課,中學則可以分階段開設AI學科,以普及AI教育,加快培養跨學科「AI+人才」;香港特區政府應對外宣傳香港AI產業發展計劃及國際城市生活便利,制定政策鼓勵AI企業把非本地AI技術員工遷移到香港,吸引全球AI人才來港發展,邁向「國際AI人才宜居城市」。

生產力局認為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化及壯大人才庫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的關鍵。生產力局認為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化及壯大人才庫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的關鍵。

AI為市場帶來無限機遇,我樂見香港不少企業已搶佔先機,應用相關技術。生產力局擁有強大的AI應用及研發實戰能力,亦一直致力促進AI產業發展,成功研發AI技術並協助企業升級轉型。未來,生產力局會繼續幫助業界善用AI,切實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促進香港創科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生產力局成功研發多項AI技術,並已落地應用,協助企業升級轉型。生產力局成功研發多項AI技術,並已落地應用,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按此瀏覽《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報告;完整調查報告將於稍後正式公布,屆時可於生產力局網站下載。

撰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