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3年1月31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今天公布2023年度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渣打中小企指数”)调查,本季指数回升2.5至46.7,反映逐步通关及放宽社交距离等措施,为本地中小企带来曙光。五大分项指数*中的四项均有所上升,“招聘意向”(+0.5)、“投资意向”(+1.4)、“营业状况”(+3.2)及升幅最为显著的“环球经济”(+14.4),使本季指数回升。其中“招聘意向”和“投资意向”更升至50点中性水平线以上。
渣打中小企指数调查结果
本季综合营商行业指数方面,十一大行业中,除了“运输、仓库及速递服务业”(-1.7)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0.3)轻微下跌,其余九个行业均录得升幅,包括三大行业,即“制造业”(+3.1)、“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2.9)及“零售业”(+1.2);而“金融及保险业”(+8.3)及“建造业”(+5.5)则录得较显著的升幅。有三个行业在本季更超越50点中性水平线,分别为“金融及保险业”(53.2)、“社会及个人服务业”(52.9)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51.6)。
投资趋势方面,90%中小企预期本季整体投资额会维持或上升,其中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94%)、“金融及保险业”(94%)、“专业及商用服务业”(94%)及“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93%)。长远投资方面,预期在“研究及开发项目”(82%)、“机器及设备”(82%)及“办公室/厂房/店铺”(80%)的投资会维持或增加的中小企,较上季升6到11个百分点。
通胀方面,68%中小企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与上季持平,但29%预期本季“员工薪金”上升,较上季增加7个百分点。预期“员工薪金”会上升的首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及通讯业”(44%)、“建造业”(40%)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37%)。在成本增加的压力下,31%中小企预计本季会调高“货品/服务价格”,较上季增加8个百分点。
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先生指出:“香港去年第四季复办多场国际盛事活动,为复常迈出重要一步,适逢本季调查进行之际,政府适度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及入境防控安排,市场因而出现预期之内的正面反应并反映于指数结果。加上内地开始通关,相信香港和内地间的人员往来会逐步增加,有助带动香港经济复苏。调查也显示不少中小企预计会增加本季投资额,反映商界正逐步重拾投资信心,为与内地全面通关做准备。”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先生表示:“是次调查进行之时,适逢内地逐步放宽疫情防控措施,数据反映措施初步对香港中小企营商信心起了正面作用。香港与内地逐步恢复通关及内地经济快速复苏(除最近内地疫情所带来的短期性影响)促使五大分项指数中的四个,以及十一个行业指数中的九个均录得升幅。因此‘金融及保险业’、‘社会及个人服务业’以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 — 这些直接受惠于跨境活动和国际旅游的行业,信心指数也自然最高。对于‘招聘意向’和‘投资意向’这两项反映长期商业信心多于短期商业表现的代表性指数,均高于50点中性水平,令人感到鼓舞,也显示香港疫后复苏具可持续性。随着本地及全球复苏加快,我们认为市场气氛及营商环境在2023年会有所改善,目前表现较弱的‘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及’地产业’会有更好的复苏。”
专题调查结果
本次专题调查探讨香港中小企将业务拓展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看法。目前,有逾一成(11%)受访中小企已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有销售业务,其中41%表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营业额占其总营业额一半或以上;34%表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营业额占其总营业额的20%至49%。另外,已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采购、生产和使用外包服务的中小企分别占27%、13%和6%。
24%受访中小企表示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而已/考虑将业务进一步拓展至大湾区内地城市或增加投资。其中超过七成(72%)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展销售业务,超过四成(44%)拓展外包专业服务或顾问,拓展采购的则有36%。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展业务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为“信息及通讯业”(56%)、“专业及商用服务业”(31%)及“制造业”(29%)。
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先生续指:“专题调查结果反映因为市场规模更大、成本较香港及其他地方低、有更多商业伙伴、供货商、外包供应商等原因,大湾区内地城市能够吸引香港中小企拓展业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有销售业务的香港中小企中,超过四成更表示大湾区内地城市营业额占总营业额一半或以上,反映大湾区商机庞大。调查结果也反映中小企自身对当地政策、措施及市场的了解最能影响企业是否开发大湾区内地城市业务。”
然而,目前只有35%受访中小企表示对大湾区的规划或政策措施有所了解,其中以“制造业”(46%)、“金融及保险业”(44%)、“信息及通讯业”(38%)、“专业及商用服务业”(38%)及“建造业”(38%)的比率较高。而众多大湾区规划或政策措施中,最多中小企认识的包括“专业人士可于大湾区执业”(57%)、“税务优惠”(53%)及“跨境理财通”(47%)。
在拓展业务至大湾区内地城市时,中小企遇到或预期遇到的六大挑战为:内地外汇管制措施(34%)、不熟悉当地法规(33%)、产品/服务不适合大湾区内地城市(32%)、投资风险较大(30%)、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客户需求有差异(26%)及不熟悉当地税收制度(25%)。
他补充:“适逢一月初开始,香港逐步恢复与内地免检疫通关,相关措施有助促进两地经济活动及人员往来。加上内地逐步复常,预计内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会迅速增长,为香港中小企拓展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有利营商环境及条件。生产力局已经联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及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共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提供最适切的当地行业信息和技术经验,以提升中小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本次专题调查也反映,不熟悉当地法规、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客户需求有差异等是中小企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投资的挑战。因此,我们开设的‘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力大讲堂’会继续定期举办主题系列讲座,邀请区内地方政府代表和行业专家为企业介绍当地经济及行业发展状况和最新的支持方案。随着更多商家掌握大湾区内地各城市的产业落地信息宣传及规划,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香港中小企拓展当地市场,把握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各种商机,促进大湾区经济融合及协同发展。”
2023年第一季“渣打中小企指数”调查于2022年12月进行,成功访问了822家香港中小企。有关调查报告可稍后于生产力局网站: https://www.hkpc.org/zh-CN/about-us/hkpc-publication/industry-insight/scbi下载。
如欲了解更多生产力局提供的智能方案,利用先进技术协助中小企提升生产力,达致Make Smart Smarter“成就智上”,可浏览本局专题网页:https://smarter.hkpc.org。
*五大分项指数包括“招聘意向”、“投资意向”、“营业状况”、“盈利表现”和“环球经济”。
- 完 -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紧贴我们
订阅生产力局电子报
透过电邮取得本局的最新资讯
请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