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生產力局公布2023年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 綜合營商指數穩步回升至46.7 四分之一本地中小企有意將業務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

(香港,2023年1月31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今天公布2023年度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本季指數回升2.5至46.7,反映逐步通關及放寬社交距離等措施,為本地中小企迎來曙光。五大分項指數*中的四項均有所上升,「招聘意向」(+0.5)、「投資意向」(+1.4)、「營業狀況」(+3.2)及升幅最為顯著的「環球經濟」(+14.4),使本季指數回升。當中「招聘意向」和「投資意向」更升至50點中性水平線以上。

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結果

本季綜合營商行業指數方面,十一大行業中,除了「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1.7)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0.3)輕微下跌,其餘九個行業均錄得升幅,包括三大行業,即「製造業」(+3.1)、「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2.9)及「零售業」(+1.2);而「金融及保險業」(+8.3)及「建造業」(+5.5)則錄得較為顯著的升幅。有三個行業在本季更超越50點中性水平線,分別為「金融及保險業」(53.2)、「社會及個人服務業」(52.9)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51.6)。

投資趨勢方面,90%中小企預期本季整體投資額會維持或上升,當中佔比最高的行業為「社會及個人服務業」(94%)、「金融及保險業」(94%)、「專業及商用服務業」(94%)及「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93%)。長遠投資方面,預期於「研究及開發項目」(82%)、「機器及設備」(82%)及「辦公室/廠房/店舖」(80%)的投資會維持或增加的中小企,較上季升6至11個百分點。

通脹方面,68%中小企預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與上季持平,但29%預期本季「員工薪金」上升,較上季增加7個百分點。首三個預期「員工薪金」會上升的行業,分別為「資訊及通訊業」(44%)、「建造業」(40%)及「專業及商用服務業」(37%)。在成本增加的壓力下,31%中小企預計本季會調高「貨品/服務價格」,較上季增加8個百分點。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指出:「本港於去年第四季復辦多場國際盛事活動,為復常邁出重要一步,適逢本季調查進行之際,政府適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入境防控安排,市場因而出現預期之內的正面反應並反映於指數結果。加上内地開始通關,相信香港及内地的人員往來會逐步增加,有助帶動本港經濟復甦。調查亦顯示不少中小企預計會增加本季投資額,反映商界正逐步重拾投資信心,為與内地全面通關作準備。」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先生表示:「是次調查進行之時,適逢內地逐步放寬疫情防控措施,數據反映措施初步對本港中小企營商信心起了正面作用。香港及內地逐步恢復通關及內地經濟快速復甦(除最近內地疫情所帶來的短期性影響)促使五大分項指數中的四個,以及十一個行業指數中的九個均錄得升幅。因此『金融及保險業』、『社會及個人服務業』以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 — 這些直接受惠於跨境活動和國際旅遊的行業,信心指數也自然最高。對於『招聘意向』和『投資意向』這兩項反映長期商業信心多於短期商業表現的代表性指數,均高於50點中性水平,令人感到鼓舞,也顯示本港疫後復甦具可持續性。隨著本地及全球復甦加快,我們認為市場氣氛及營商環境於2023年會有所改善,目前表現較弱的『製造業』、『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及『地產業』會有更好的復甦。」

專題調查結果

是次專題調查探討本港中小企將業務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看法。目前,有逾一成(11%)受訪中小企已經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有銷售業務,當中41%表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額佔其總營業額一半或以上;34%表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額佔其總營業額的20至49%。另外,已經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採購、生產和使用外判服務的中小企分別佔27%、13%和6%。

24%受訪中小企表示因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而已/考慮將業務進一步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或增加投資。當中超過七成(72%)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拓展銷售業務,超過四成(44%)拓展外判專業服務或顧問,拓展採購的則有36%。有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拓展業務佔比最高的三個行業為「資訊及通訊業」(56%)、「專業及商用服務業」(31%)及「製造業」(29%)。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續指:「專題調查結果反映因爲市場規模更大、成本較香港及其他地方低、有更多商業伙伴、供應商、外判商等原因,大灣區內地城市能夠吸引香港中小企拓展業務。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有銷售業務的本港中小企中,超過四成更表示大灣區內地城市營業額佔總營業額一半或以上,反映大灣區商機龐大。調查結果亦反映中小企自身對當地政策、措施及市場的了解最能影響企業是否開發大灣區內地城市業務。」

然而,目前只有35%受訪中小企表示對大灣區的規劃或政策措施有所了解,當中以「製造業」(46%)、「金融及保險業」(44%)、「資訊及通訊業」(38%)、「專業及商用服務業」(38%)及「建造業」(38%)的比率較高。而眾多大灣區規劃或政策措施中,最多中小企認識的包括「專業人士可於大灣區執業」(57%)、「稅務優惠」(53%)及「跨境理財通」(47%)。

在拓展業務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時,中小企遇到或預期遇到的六大挑戰為:內地外匯管制措施(34%)、不熟悉當地法規(33%)、產品/服務不適合大灣區內地城市(32%)、投資風險較大(30%)、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客戶需求有差異(26%)及不熟悉當地稅收制度(25%)。

他補充:「適逢一月初開始,本地逐步恢復與内地免檢疫通關,相關措施有助促進香港及内地的經濟活動及人員往來。加上内地逐步復常,預計内地今年的國内生產總值會迅速增長,為香港中小企拓展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有利營商環境及條件。生產力局已經聯同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及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共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提供最適切的當地行業資訊和技術經驗,以提升中小企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是次專題調查亦反映,不熟悉當地法規、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客戶需求有差異等是中小企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投資的挑戰。有見及此,我們開設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力大講堂』會繼續定期邀請區內地方政府代表和行業專家舉辦主題系列講座,為企業介紹當地經濟及行業發展狀況和最新的支援方案。相信隨著更多商家掌握大灣區內地各城市的產業落地資訊宣傳及規劃,未來會有更多香港中小企拓展當地市場,把握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各種商機,促進大灣區經濟融合及協同發展。」

2023年第一季「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於2022年12月進行,成功訪問了822家本港中小企。有關調查報告可稍後於生產力局網站: https://u.hkpc.org/scbi-hk下載。

如欲了解更多生產力局提供的智能方案,利用先進技術協助中小企提升生產力,達致Make Smart Smarter「成就智上」,可瀏覽本局專屬網頁:https://smarter.hkpc.org

*五大分項指數包括「招聘意向」、「投資意向」、「營業狀況」、「盈利表現」和「環球經濟」。

- 完 -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左)和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先生(右)在2023年度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簡布會上,公布今季綜合營商指數為46.7,較上季回升2.5,反映逐步通關及放寬社交距離等措施,為本地中小企迎來曙光。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左)和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先生(右)在2023年度第一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簡布會上,公布今季綜合營商指數為46.7,較上季回升2.5,反映逐步通關及放寬社交距離等措施,為本地中小企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