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10年,是流動通訊設備變革的年代;下一個10年,高盛集團認為將會是汽車變革的年代。根據高盛集團發表的《汽車2025》(Cars 2025)報告,預期至2025年,汽車產業的各個領域,無論汽車動力、生產流程或駕駛模式,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綠色運輸正是其中一個主要方向,混合動力/電力驅動將會成為環保大趨勢。
生產力局屬下汽車科技研發中心,在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及企業合作伙伴贊助下,成功研發全港首部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以及純電動16噸勾斗車。兩項成果均非常適合香港使用,可以改善香港路邊空氣質素,具有強大的商業潛力。
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
首部香港設計、開發及組裝的12米長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同時配備歐盟6型柴油引擎及永磁同步馬達,配合車內的發電機,可以在行駛過程中為車上的鈦酸鋰電池(Lithium Titanate battery)充電,滿足客車服務營運商的繁忙續航要求。
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比一般柴油客車,可節省超過40%柴油消耗,減少廢氣排放超過70%;若使用充電站直接為電池充電,柴油消耗可再降低。客車配置了電池管理系統,24小時全天候監察電池狀態,並將數據傳送到營運中心的電腦系統,及早發現電池異常,並作出適當的處理。當要駛入只限新能源客車行駛的「綠色區域」,又可以轉用全電力推動的模式,做到零排放。
純電動16噸勾斗車
現時本港路上的空氣排放污染物,有95%來自商用車輛,尤其重型柴油貨車。全港首部純電動16噸勾斗車,專為重型商用車設計,為環保回收業提供一個零排放的運輸方案,例如用作運載建築廢料等,可於零排放之下啟動車上的勾斗機械裝置,既改善貨車廢氣排放問題,又符合停車熄匙的法例要求。
純電動勾斗車配備永磁同步馬達和全自動變速箱,可於1:5的斜坡上行駛,適合香港山多彎急路窄的環境。另外,該車亦備有電池均衡系統,可延長電池壽命及增加續航距離,充電80分鐘可以行駛200公里,並採用強化鋼板及高度防塵防水物料保護電池,適用於嚴苛的工作環境。底盤方面,特別採用了通用式底盤設計,可適用於不同種類的重型商用車輛,例如垃圾車、密斗車等,更設有斜路起步防溜後功能,加強保障安全。
配合智慧城市和綠色運輸發展
為支援業界爭取綠色運輸市場商機,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多年來,一直協助業界發展電動車的關鍵技術和充電站設施,建立了穩固的科研商品化基礎,現時正與業界合作研發包括中速、高速、移動充電站及無線充電技術。研發中心過去開發了不同的智能汽車系統,提供輔助駕駛、汽車安全和資訊娛樂等功能,而車聯網亦未來重點的科研領域。
今年10月發表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重點提及,政府將會全力推展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加強城市和交通管理。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總經理潘志健博士表示,研發中心將會配合政府推動智慧城市和綠色運輸的方向,繼續擔任業界的研發創新伙伴,協助業界發掘商機。
有關技術詳情,歡迎與本局聯絡。
透過電郵取得本局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