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oreSight智瞻 - 2022年企業必須留意的九大科技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 – 數碼隨筆

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亦同時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引擎。虎年將至,疫情反彈,營商環境充滿挑戰。生產力局和大家分享來年的科技發展及趨勢,讓各行各業以科技應對挑戰及發掘新商機。以下為企業今年需特別留意的九大科技趨勢,分別涵蓋了先進製造、數碼轉型和新經濟三大範疇。

1. 積層製造

積層製造俗稱3D打印,將材料逐層堆積成實物,毋須造模,更可以製造出「非傳統」設計及無需組裝的產品。以往積層製造大多用於製作產品原型,隨著技術進步,積層製造已擴展至柔性生產,邁向小批量生產方向發展,例如早前生產力局研發並獲獎的「電流輔助訂製板金自由成形技術(EAFF)」,可讓板金直接打造成任意需要的三維形狀,特別適合用於製造小批量訂製複雜形狀的板金。適當地運用柔性生產技術能有助生產價格合理「款多量少」客製化產品,增強產品獨特性,提高市場競爭力。

2. 自動化

製造業一向非常重視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疫情中,製造業更要面對因員工染疫或隔離政策而導致人手不足的困境,先進的自動化科技就成為製造企業的不二之選。傳統的自動化生產有較多限制及要求,例如需要較大的空間、導入生產線的零件需井井有條、難以處理軟性材料、需要員工在場監控生產線有否出現異常情況、生產過程中不能自動修正等等。但隨著先進的傳感器、靈活精密的機械臂以及人工智能(例如影像識別技術)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應用,一些過往很難自動生產的工序也開始可以很經濟實惠地實現,再加上自動導引車(AGV)能實現廠房内物料運送自動化,令自動化生產能升級為「有手有腳」和「有眼有腦」的智能生產線。生產力局的「貓頭鷹」智能生產線就是一個本地的成功例子,能靈活生產多款產品,降低成本,提高產能,更能達到產品百分百可追溯性。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除了能應用在生產線、庫存管理、排產等生產環節外,還能應用於客戶服務等其他業務流程上。企業應不時檢視最新的自動化及人工智能技術,制定打造智慧工廠及智慧企業藍圖,並逐步實施,以不斷提高競爭力。

4. 物聯網及5G/Wi-Fi 6

把物件(例如設備、零件)連接上互聯網是「智能化」的先決條件,因而有了物聯網。生產線上的每件設備、機器、材料通過物聯網交換數據進行分析、「溝通」和相互協作,配合人工智能,做到智能排產、智能生產等,就形成了「工業4.0」的智能工廠。其實任何物件,簡單如一個燈泡、一部冷氣,在不同場景「智能化」後,就會形成智能辦公室、智能商店等。而當每件物件都連接至物聯網後,由於大量的即時數據傳輸需要速度快、低延時網絡,因此 5G及Wi-Fi 6技術就成為關鍵。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技術顧問服務是生產力局最受歡迎的服務之一。這是大勢所趨,企業要逐步把業務邁向「智能化」,加強競爭力。

5. 雲計算和邊緣計算

由物聯網產生出來的大量數據,需要及時運算才能幫助設備作出及時反應,以及協助員工作出及時決定,而所收集的海量數據需要龐大的儲存容量和計算能力才能進行分析。企業除了可自行建立大型電腦系統外,亦可利用「雲計算」和「邊緣計算」。

「雲計算」無需大量前期資本投資,而是根據用量付費,企業只需將數據或資料經互聯網傳送至「雲端」,即可享用快速處理大量數據資料的平台。而「邊緣計算」則是利用專用的小型裝置或芯片在現場作數據運算,從而獲得更快的響應時間,使物聯網具有更高的應用性。「邊緣計算」還可以實現包括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內的更多創新應用。結合「雲計算」和「邊緣計算」使用,發揮互補作用,更可提高應用程式的性能和效率。

6. 大數據分析

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獲具價值的「見解」(insights),例如生產力局為物流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獲得在不同時段送遞到不同地區的「理想價格」(既不會過低而虧本,但也不會過高而損失訂單),為奢侈品零售商進行數千種貨品的銷售預測,以便提前安排生產和降低不必要的庫存。商家由以前的售賣「產品」,其後「售賣」服務,至現在可售賣「數據」或「見解」而形成數據經濟。外賣平台通過分析龐大的交易數據,為餐飲集團提供非常具體的「見解」,如建議在某條街開設某種菜色餐廳,以符合居民的口味。很多設備供應商和科研機構亦開始收集設備故障數據,從而為設備用戶提供預測性維護服務。企業應積極思考在業務過程中能收集什麼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獲得什麼「見解」,能創造什麼新的商業價值。

7. 智能穿戴及虛擬實景

互聯網形成網上世界,慢慢發展成為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的接觸過去只是透過不同設備的屏幕,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特別是沉浸式的智能眼罩,讓我們的感官更真實地進入虛擬世界(俗稱元宇宙)。人們開始在虛擬世界進行電子遊戲等娛樂,也產生各種各樣的虛擬貨幣,最近興起的NFT也令數字藝術品銷售變得火熱,甚至有地產商購買虛擬世界地皮、時裝公司銷售虛擬時裝等等。既然人們在虛擬世界有越來越多的需求,與其抱著懷疑態度甚至置之不理,不如及早開始深入了解並發掘商機。

回到現實世界,智能穿戴設備和技術也能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和提供更好的服務。舉例說,工程師能透過智能眼鏡遠距離指導現場維修人員處理設備故障,建築公司管理層能在辦公室通過地盤工人身上的智能安全帽和安全服實時知曉工人在地盤的安全情況,智能穿戴技術的應用及發展不容忽視。

8. 網絡安全

企業數碼轉型的最大風險就是網絡安全,生產力局轄下的網絡安全專業機構HKCERT所發佈的數據顯示,黑客入侵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及層出不窮,企業將面對更大的網絡安全挑戰。網絡安全不僅是電腦系統的事情,也與任何一個接上互聯網(或物聯網)的設備有關,公司内部流程、員工意識、第三方管理對網絡安全的影響也很大。企業除聘用網絡安全專家外,亦可多留意HKCERT網站所提供的免費資訊,以及參加HKCERT舉辦的網絡安全研討會,以加強企業對網絡安全的知識和風險管理。

9. 綠色科技

環保議題近年備受重視,「綠色」及「可持續性」企業正加速由「樂於擁有」(nice to have)變成「應該擁有」(must have)的指標,由材料是否環保、製造過程是否低碳、甚至產品使用完畢後能否回收或會否破壞地球環境等,都會受監管部門、綠色團體、客戶及消費者關注,就算是銀行亦相繼推出「綠色」和「可持續性」金融貸款產品。要成為「綠色」及「可持續」企業,必須要掌握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助企業長遠發展及貢獻社會。

疫情及科技的急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疫情過後,相信社會、經濟及營商環境都會進入被科技、數碼及數據圍繞的常態,各行各業如能夠留意及掌握以上九項科技的發展,相信不但可應對疫後的挑戰,更可於這以科技為主導的數碼化大數據時代發掘出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