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郭萬達: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可成為大灣區創新生態的「轉化者」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1992年到深圳工作,香港經濟與粵港澳合作是其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多年來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產力局」)交流頗多。

「生產力局是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充分結合的平台、著眼於提高中小企業生產力的研發集成平台、信息分享平台。」郭萬達近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與其他地區的生產力促進機構不同,生產力局具有獨特之處,不僅擁有香港開放、科技資源豐富的「地利」,而且國際聯繫能力更強,有豐富的服務中小企業經驗。

郭萬達認為,生產力局未來應從「服務者」轉變為「轉化者」,更多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有力推動者,在香港的創新生態中發揮重要作用。生產力局不僅可以提升香港企業的生產力,還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產力」促進局,成為大灣區創新生態的「轉化者」。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

「三個平台」助力中小企業提升生產力

郭萬達常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調研,早早就了解到了生產力局。他也曾考察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澳大利亞等國家也有類似生產力局的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內地也有不少借鑒生產力局形成的類似機構。

在郭萬達看來,生產力局可以概括為三個平台,首先是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充分結合的平台。該局具有一定政府職能,同時又要市場化運作,服務企業,很好地體現了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結合,通過創新研發去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

其次,生產力局是著眼於提高中小企業生產力的研發集成平台。大企業自身研發能力較強,而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也難以吸引和組織相關人才進行規模化的研發,尤為需要生產力局等法定機構通過創新研發去幫助。

據了解,生產力局現有的800多人中,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發人才近300人,研發項目涉及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等多個方向,可為不同領域的中小企業集成前沿的科技成果,一些共性技術可以滿足多個企業的需求,幫助其提高生產力。

再次,生產力局是信息分享平台,其服務的大量中小企業可以形成一個網絡,產業鏈、創新鏈上的不同企業之間也可以形成合作。

郭萬達說,基於香港開放、世界一流高校聚集、科技資源豐富等優勢,生產力局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法定機構的身份不僅讓它在集成香港本地的科技成果上有優勢,而且它貼近市場、國際化程度高,在集成全球科技成果上具有內地相關機構難以具備的優勢。

生產力局可從「服務者」變身「轉化者」

郭萬達認為,深港合作從1980年至2000年「前店後廠」模式的1.0版;到2000年至2017年「香港服務、深圳科技」的2.0版;到從2017年至2021年「香港研發,深圳轉化」的3.0版,如今北部都會區以及「雙城三圈」概念的提出與踐行,將標誌著深港合作從2022年起邁入4.0版本。

「香港有條件發展先進製造業,而且具有獨特的優勢。」他說,新加坡與香港同為國際金融中心,土地面積比香港小不少,但新加坡的制藥、ICT、海洋工程等製造業發展良好,香港特區政府可通過規劃等解決高地價給先進製造業帶來的障礙。

郭萬達說,深圳重點發展的「20+8」產業集群中有20個先進製造集群,與香港的「再工業化」進行對接。

在他看來,順應香港新的創新趨勢,生產力局可發揮其獨特優勢,從「服務者」轉變為「轉化者」,在香港的創新生態中擔當「發動者」的角色,應注重圍繞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打造生態體系,讓創新企業自行在香港生長,甚至外溢到大灣區其它城市。

郭萬達最後指出,一個地區要成為真正的創新中心,需要有意識地營造創新的生態,生態叢林中各種動物、植物之間相互影響,才能長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才能有更多「從1到N」的發展。生產力局不僅是香港的「生產力」促進局,還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產力」促進局,研發平台等也可面向大灣區企業,從而成為大灣區創新生態的重要「轉化者」。

來源: 南方+